试题详情
简答题什么是并行工程?
  • 传统的产品开发过程是一个串行过程,它根据市场及最终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向设计部门提出一简短的产品描述,设计部门完成设计后,将设计结果传送给生产规划部门,然后进行生产。这是一种“抛过墙”式的产品开发方式,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
    (1)生产规划、可制造性规划及可靠性等问题,在开发过程中是分别考虑的。
    (2)在产品开发过程下游中存在的问题,只有等到过程进行到下游时才暴露出来,为保证产品质量,开发过程不得不返工,既浪费资金,又延误时间。
    (3)设计数据零散分布于开发过程,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数据无法保持一致且容易丢失。
    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在总结CIMS等相关技术的基础上,认为应进一步强调产品开发早期阶段的工作对产品的T、Q、C、:S、E的影响,因而引入了并行工程的概念。关于并行工程有很多说法,但是,至今较为公认的是,1986年美国国防分析研究所的R一338研究报告对并行工程所做的定义:“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力图使开发者们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产品全生命周期(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中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和用户需求”。
    根据上述定义,并行工程的具体内涵有:
    (1)并行工程的目标是实现产品的高质量、低成本、上市快及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2)并行工程是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它强调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市场需求分析、产品定义、研发、设计、制造、支持(包括质量、销售、采购、发送、服务)及产品报废等各相关阶段过程的集成、并发与优化:人们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上游阶段工作时,就要充分考虑下游工作的可实现性,尤其是在产品设计阶段,要进行可制造性、可装配性、可测试性、可维护性、可靠性、可支持性和成本合理性等方面的设计。它要求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工作间能及时交流、协调,尽量避免跨阶段的“大返工”。
    (3)并行工程以产品为中心,组成由有关部门代表参加的多学科小组进行“团队”工作。这种工作方式不仅加强了部门间的协调,而且集成了多学科人员的智慧。根据产品复杂程度不同,可组成有层次的团队工作小组群。如果条件允许,期望用户也成为团队的成员。
    (4)并行工程十分重视采用新型的信息化的先进设计、制造技术,以支持产品及其过程的数字化定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如CAD/CAE/CAM等)、计算机辅助下游可实现性设计(如DFA/DFM/DFT等)、计算机辅助团队协同工作及各阶段部门间的信息集成等。
    (5)并行工程要求企业的成员具有与之相应的素质,其中,尤其是团队协同工作的素质,并掌握有关协同工作的新技术。一个较为理想的并行工程体系结构应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按照并行工程的哲理,合理组
    织企业产品全过程的三要素:团队组织、经营管理、技术,并基于集成的支撑环境,使产品设计/工艺、产品制造及产品管理/支持各类活动中的信息流、物流、价值流(资金流)优化运行,进而改善产品的T、Q、C、S、E,达到赢得市场竞争的目标。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