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分别简述RVD和GILD的原理,它们的优缺点及应用方向。
-
快速气相掺杂(RVD,RapidVapor-phaseDoping)利用快速热处理过程(RTP)将处在掺杂剂气氛中的硅片快速均匀地加热至所需要的温度,同时掺杂剂发生反应产生杂质原子,杂质原子直接从气态转变为被硅表面吸附的固态,然后进行固相扩散,完成掺杂目的。同普通扩散炉中的掺杂不同,快速气相掺杂在硅片表面上并未形成含有杂质的玻璃层;同离子注入相比(特别是在浅结的应用上),RVD技术的潜在优势是:它并不受注入所带来的一些效应的影响;对于选择扩散来说,采用快速气相掺杂工艺仍需要掩膜。另外,快速气相掺杂仍然要在较高的温度下完成。杂质分布是非理想的指数形式,类似固态扩散,其峰值处于表面处。气体浸没激光掺杂(GILD://GasImmersionLaserDoping)用准分子激光器(308nm)产生高能量密度(0.5—2.0J/cm2)的短脉冲(20-100ns)激光,照射处于气态源中的硅表面;硅表面因吸收能量而变为液体层;同时气态掺杂源由于热解或光解作用产生杂质原子;通过液相扩散,杂质原子进入这个很薄的液体层,溶解在液体层中的杂质扩散速度比在固体中高八个数量级以上,因而杂质快速并均匀地扩散到整个熔化层中。
当激光照射停止后,已经掺有杂质的液体层通过固相外延转变为固态结晶体。由液体变为固态结晶体的速度非常快。在结晶的同时,杂质也进入激活的晶格位置,不需要近一步退火过程,而且掺杂只发生在表面的一薄层内。由于硅表面受高能激光照射的时间很短,而且能量又几乎都被表面吸收,硅体内仍处于低温状态,不会发生扩散现象,体内的杂质分布没有受到任何扰动。硅表面溶化层的深度由激光束的能量和脉冲时间所决定。因此,可根据需要控制激光能量密度和脉冲时间达到控制掺杂深度的目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半导体材料有两种载流子参加导电,具有两种
- 例出典型的硅片湿法清洗顺序。
- 常用溅射技术有哪几种,简述它们的工作原理
- 延生长方法比较多,其中主要的有()外延、
- 例举并描述IC生产过程中的5种不同电学测
- 什么叫集成电路?写出集成电路发展的五个时
- 值称为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是晶体管的一
- 影响外延薄膜的生长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 将预先制好的掩膜直接和涂有光致抗蚀剂的晶
- 浸没式光刻机相对于传统的光刻机有何不同。
- 说明水汽氧化的化学反应,水汽氧化与干氧氧
- 外壳设计包括电性能设计、热性能设计和结构
- 热退火用于消除离子注入造成的损伤,温度要
- 光学光刻中影响图像质量的两个重要参数是什
- 从离子源引出的是:()
- 典型的GaAsMESFET结构IC的工艺
- 禁带宽度的大小决定着()的难易,一般半导
- 钯.银电阻的烧结分预烧结、烧结、降温冷却
- 什么是离子分布的偏斜度和峭度,和标准高斯
- 金属封装主要用于混合集成电路封装,外壳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