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德”的评价所使用的三类方法有何区别?怎样操作?
-
“德”的检测评价分为“评议”、“事实检核”和“工具测量”三类方法。“评议”是指评价者以被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思想品德的具体表现为评价依据,对被评学生作出主观评判。“评议”分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三种。学生自评由学生本人对自己成长发展的过程作出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指采取班级互评、小组互评等形式,小组互评的学生数一般不少于15人;教师评价由班主任和本班任课教师合议协商对学生作出评价。“评议”由班级评价小组负责,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和本班主要学科的任课教师组成,人数为5人左右。班级评价小组成员要充分了解学生,在本班级授课时间不少于1年。
“事实检核”是指根据三级指标对应的检测要素,通过记录学生思想品德中的行为表现次数、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或次数、德育学科学习实践中的学习时间等数据,对被评学生作出的客观评价。
“工具测量”是指根据学生作业、测试、考查等学习成绩记录为评价依据,对被评学生作出的客观评价。戋癃姹对诳二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为什么要强调学生自我评价,具体体现在什么
- 如何使用《成长记录册》电子平台?
- 社会实践等教育基地包括哪些类型?
- 在“德”的评价中,如何全面了解并反映学生
- 如何对学生参加体育健身锻炼情况进行记录与
- 对学生“德”的评价为什么要强调综合考察?
- 如何理解学业评价中的实践能力?
- 艺术学科中,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 学业评价是如何体现三维目标要求的?
- 对学生“德”的评价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 如何理解学习能力的评价内容?
- 科学与技术课程的学习情况记录中,教师的操
- 如何使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做好高中
- 化学课程的学习情况记录中,教师的操作注意
- 为什么要强调评价功能的发展性,主要体现在
- 艺术课程的学习情况记录中,教师应注意哪些
- 在“德”的评价中,如何体现不同年段学生特
- 在推进和管理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
- 学科任课教师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
- 生命科学课程的学习情况记录中,教师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