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等第制、百分制和评语各自的特点和注意点是什么?
-
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的特点,《成长记录册》中评价结果的表达采用等第制、百分制、评语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发挥它们的互补作用。
等第制是指用“优”、“良”、“合格”、“不合格(须努力)”来表达评价结果。各类学习活动,可以依据自身确定的评价标准,给予学生以相应的等第。等第制可以减轻分数至上的弊端,但各等第的评价标准有时候很难制定得非常明确具体,可能还是依据分数来判断,往往只能相对模糊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采用等第制表达学习结果和学习表现时,要注意建立不同等级的评价标准,以提高评价的客观性。
百分制是指用量化的“分数”来表达学习成绩,尤其是学科考试、测验的成绩。百分制作为定量评价结果的主要表达形式,有利于相对精确地记录学生的成绩,但教师、家长不能依据“分数”对学生进行排名次,不要“分数至上”。
评语式是指教师、学生或家长用概括性语言表述学生在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成绩以及个性特长等方面的进步,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评语作为质性评价结果的主要表达形式,具有概括性、综合性、指导性的特点,能较全面、科学地反映学生发展的情况。教师在写评语时,要体现激励性和发展性,避免用刺激性的语言伤害学生的自尊。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并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优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以提高评语的客观性,充分发挥评语在诊断、改进和指导方面的作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为什么要修订《成长记录册》?
- 学业评价是如何体现三维目标要求的?
- 对学生“德”的评价有哪些基本指导思想?
- 什么是学业水平评价?为什么初、高中学段总
- 市、区(县)教研、德研、科研等部门在中小
- 锻炼习惯和健身能力包含哪些内容?
- 体育与健身课程的学习情况记录中,教师的操
- 在推进和管理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
- 如何理解学习能力的评价内容?
- 在“德”的评价中,如何恰当把握各项检测要
- 学生参与艺术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
- 为什么要强调学生自我评价,具体体现在什么
- 上海市有多少个“社会实践认证工作站”?学
- 语文课程的学习情况记录中,教师的操作注意
-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什么时候在哪些区试点
- 物理课程的学习情况记录中,教师的操作注意
-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如何表示?
-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学生成长记录册》
- 艺术课程的学习情况记录中,教师应注意哪些
- 地理课程的学习情况记录中,教师的操作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