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病例摘要:孙某,女,46岁,已婚。患者近2月心慌,烦躁,烘热汗出,伴见乏力嗜睡。末次月经6月3日,经量较前明显减少,2天即净,经色红,无血块。五心烦热,腰膝酸疼,口干便秘,尿少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癥瘕相鉴别。
  • 主诉:心慌、心烦、烘热多汗2月余。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本患者年近半百,时近绝经前期,月经紊乱,量少,心慌,烦躁,烘热汗出等,可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绝经前后,肾阴虚冲任失调,则月经提前或先后不定。肾阴日衰,阴虚不能上荣于头目脑髓,故嗜睡;阴不维阳,虚阳上越,故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腰为肾之府,肾虚腰失所养,故见腰膝酸疼;阴虚生内热,故见口干便秘,尿少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肾阴虚之象。
    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
    绝经前后诸证与癥瘕的鉴别:二者都可以见到经量多少不定或经断复来。区别在于,癥瘕的好发之期是经断前后的年龄,如出现月经过多或经断复来,或有下腹疼痛,浮肿,或带下五色,气味臭秽,或身体骤然明显消瘦等症状者,应详加观察,并结合西医学的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以免贻误病情。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绝经前后诸证中医证候诊断:肾阴虚证
    中医治法:滋养肾阴,佐以潜阳
    方剂: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制首乌、龟甲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