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包括哪些?
  • 经过滤澄清透明的啤酒仍然是胶体溶液,还含有大分子胶体物质,它们在保存时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使胶体溶液稳定性破坏,形成浑浊乃至沉淀。
    啤酒的澄清透明是暂时的,而浑浊、沉淀终究将会发生,啤酒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稳定时间的长短。
    啤酒生产者在生产啤酒时,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减少成品啤酒中这些不稳定大分子物质上,使啤酒在保质期内始终保持稳定。
    但是,这些不稳定的大分子物质也是风味物质,非生物稳定性过长的啤酒并不一定口味最好。
    ①大分子蛋白质所致的混浊:
    1)消毒混浊(又称杀菌混浊、热凝固混浊):
    过滤后澄清的啤酒,经过巴氏消毒,啤酒中立即出现絮状大块或小颗粒(肉眼可见的)悬浮性物质——“消毒混浊”。
    主要是啤酒中存在大分子蛋白质或多肽(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6万以上)含量高,如大于30mg/L。它们在啤酒消毒时,容易造成水化膜破坏、失去电荷(处于等电点),从而变性、絮凝,又易和多酚物质结合,结果以沉淀物而存在。
    2)冷雾浊(可逆混浊)
    麦汁和啤酒中存在较多的β-球蛋、δ醇溶蛋白(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万左右)。此类蛋白质在20℃以上可以和水形成氢键,呈水溶性,但在低于20℃下,则和多酚以氢键结合,导致和水结合的氢键断裂,就会以0.1-1μm颗粒(肉眼不可见)析出,造成啤酒失光,浊度上升。
    如将此啤酒加热到50℃以上,则和多酚结合的氢键也断裂,又恢复和水以氢键结合,又变成水溶性的,则失光消除,浊度恢复正常,所以,称“可逆混浊”。
    3)氧化混浊(永久混浊)
    啤酒中若存在较多的大分子蛋白质,在包装以后,保存数周至数月,啤酒中首先出现颗粒混浊,然后颗粒变大,慢慢沉于器底,在器底出现薄薄一层较松散的沉淀物质,而啤酒液中又恢复澄清、透明,其本质是:有巯基的蛋白质氧化聚合,形成带二硫键的更大分子。
    总多酚中花色苷、花色素原,也在贮藏时发生二聚、三聚化反应,变成聚多酚。
    聚多酚又和氧化聚合的蛋白质结合,它们在啤酒中先以小颗粒析出(混浊),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聚合度愈变愈大,颗粒也随之增大,最后变成较紧密的颗粒,沉于器底。此类混浊是由氧化促进,而且加热啤酒无法消除,所以称“氧化混浊”或“永久混浊”。
    可逆混浊也常常是永久混浊的先兆。
    4)铁蛋白混浊
    若啤酒中含有大于0.5mg/L的Fe2+,就容易引起铁蛋白混浊。当啤酒中含铁在0.5-0.8mg/L,过滤啤酒可能是澄清的,但消毒以后,不久就会有褐色至黑色的颗粒出现,此时Fe2+氧化成为了Fe3+,并和高分子蛋白质结合形成铁-蛋白质络合物。
    当啤酒中铁大于1.2mg/L,过滤后啤酒浊度也会在0.7EBC单位以上,消毒以后很快超过1.5EBC单位。
    ②多酚物质所致的混浊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